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素影的博客

"元语言"的味道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引用】(同题原创)举起你我的杯子  

2012-03-31 13:57:57|  分类: 师友妙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同题原创)举起你我的杯子 - 冷荫 - 风清读书乐 月明笔生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给挚友G的一封信

 G:

提起笔,我会想到茶。

你知道的,我习惯了独处。在独处中,习惯了喝茶;喝茶时,习惯了思考,也便习惯了写点什么。于是,独处、喝茶与笔,在我的生活中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。

今提笔给你写信,自然也想到了茶。

还记得那个一起品茶的夏日之夜吗?  

晚风,驱赶着酷暑炎热,送我们一丝清凉;岸边的霓虹,如神女的项链,闪闪发光;大大小小的游艇,载着恋人亲昵的身影,洋溢着欢声笑语;密密的松衫、竹林,掩映着屋宇和小径;姑娘们各色衣裙,在树林里飘逸,潇潇洒洒,时隐时现······夏日的黄昏,景致很迷人。

我和你,上世纪七十年代相遇在这块土地上,一起播种师生情谊,留下很多牵念。所以,这个沿海开放城市,虽不是咱俩的出身地,却是我们共同的第二故乡。

你从苏州赶来,为我赴京送行,采用喝茶聊天的形式我们选择了濠河岸边的《水云坊茶座》。

那天午后,烈日炎炎,我们相约故地寻梦,去了几个地方。共进晚饭后,来到濠东绿地散散步,接着再去茶座。

木条铺就的露天场地,像是浮于水面的小码头,其上摆放几张简易而笨重的木桌,多么迎合我们怀旧的心境。质朴简单,是我你一贯的崇尚,当然,你比我多几分优雅。

我们的视野里,是濠河的东北角。此处灯光不甚靓丽,但河面宽阔、雅趣无穷。波光粼粼中,鱼儿不时地跃出水面,衬托出这里的静谧安祥;新颖的高楼群,排布于绿树成荫的对岸,在宁静的夜幕中,仿佛远离了城市的繁闹与喧哗,看上去很是舒心。

我是后来听说的,茶座的老板,喜欢这方美地,便借开茶座之名买下了它。隐匿于绿地深处,面朝北濠河,确如世外桃源,难怪无数过往的茶客,对这里羡慕之至、赞叹不已。

泡上你带来的高级龙井,一群小巧美丽的叶芽,立刻在沸水中上下浮动;茶汁,青绿之中泛着微黄,灯光下有点清清亮亮的感觉;名茶的清香,随晚风扑鼻而来,很是神清气爽。

你举杯,我也举杯,好茶、美景、好心情。你说,人生欲何求?

曾在别人的文中看到:喝茶,有粗喝、细喝之分。早年,北京地摊上卖大碗茶,供过路人解渴,一饮而尽,那叫粗喝。看来,我们只能细喝了。

茶有点烫,不能如酒一饮而尽,只能慢慢地品。我俩虽不精通茶道,但也没有急呼呼的脾气,与品茶两字,似乎有了一点天定的缘分。

简单聊了几句后,你沉默了,只用眼神凝视我;我也沉默,以微笑回应你。我和你,表达所思所想,解读眼神微笑,都不需要太多的语言。心心相通的人,很适合一起品茶。

举起你我的杯子,品茶之苦涩,闻茶之清香,茶中有我们的回忆,回忆也是人生的况味。

此前三年没见面,三年前,我去苏州看你,在你工作的校园里留影。临走,你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,挑最好的让我带走,当然包括上好的茶叶。生物学博导的夫人,品茶自是高人一筹。

曾有25年的离别,那是各自最丰富最宝贵年华的流逝。25年后,依然一见如故,无情的两地时空,25年的漫长岁月,瞬间被心中的默契和相知填满。欣喜之情,是对久别重逢的最佳演绎。

 你居然还记得,我早年挂在墙上的两支洞箫,记得刻骨铭心;我也记得,你学生时代的俏皮,以及身后两条长长的辫子,一样的刻骨铭心;我的洞箫,你的长辫子,或许都是各自淑女时代的缩影。

 举起你我的杯子,喝几口清香的龙井。杯中的叶芽,还在轻轻地上浮,再慢慢地下沉,凝视着叶芽的浮沉,我哑然失笑。

 莫非,你是茶叶我是水,无论你如何飘来飘去,哪怕飘到千里之外,最终,依然在水中沉淀。

 有哲思语言如是说:时间能冲淡一切,不少有识之士认同这一说法,你我呢?

 举起你我的杯子,我们只是品茶而已,并不想挑战人生哲理。但举杯的那一刻,你的眼神,我的微笑,一定含有挑战意味。虽然,我们的骨子里,并无丝毫挑战的潜质。

 你我都有喝茶习惯,很多时候,我们都是独自饮茶,并非解渴,而是求得心的宁静。杯在手中,茶叶在水中。茶水苦涩但清新,茶水淡雅也幽香。品茶的人,心是静的,理性的思考却甚为活跃。所以,在我看来,茶的功能,可以用静心提神四个字概括。

 难得与你一起品茶,举起你我的杯子,喝几口温和的龙井,品味淡淡的幸福,洋溢人性的芬芳。

 在你的眼神里,我读懂你的喜和忧、苦和乐,你的无奈和洒脱、柔弱和通达······

 知我者不止你一个。但我的小诗,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联想。而你,知道我小诗真正的内涵。

 举起你我的杯子,品茶,其实是品人生——人生如茶,品茶之清新,求心的淡然平静;人生如茶,思茶之沉浮,善结良友知音。

 知音难觅,若能知遇,便是幸福。深刻的沉默,未必就不知心,理当格外珍惜。

 上了年纪,羞于使用闺蜜两字,但我很喜欢这个称号。闺蜜,似乎凌驾于知音之上,超越时空,超越年龄,甚至超越现实,只在梦想的王国里驻足徘徊,那种感觉,常常是女性朋友的骄傲。难道不是?我和你,似乎也都有理想主义的色彩。

 举起你我的杯子,几经冲泡,杯中的茶色渐渐淡了,恍如君子之交,无利益纠葛,无尘世杂念,只有岁月积淀的信任与欣赏,虽清淡如水,却十分坚固;杯中的茶味渐渐淡了,恍如琐屑的俗事被逐渐舍弃,只留下携手搀扶的真诚与感恩,情谊却更深厚了。

 人与人之间,有各种不同的维系。真心最美,真诚最贵。心对朋友好,亦如茶香,在人生路上经久弥漫;真诚待朋友,诚意如茶,上善若水,在人生路上清新地流淌。

    你说苏州高校放假中,无需尽师道;你说老公、女儿登华山,不必尽家道。这便是你所谓的有空了。说是故地重游,实是来见我,一起品茶,还有,递送这眼神。

 几十年过去了,你一个拖着长辫子的高中生,也成了半老徐娘。但你的眼神,始终是一汪清泉。如同你白净的脸庞、清瘦的体态,风韵未减。沉默着的万语千言,化作清清的甘泉,滋润我孤独、寂寞的心田。眼神里独特的优雅和灵秀,岂止是名门闺秀的温婉,岂止是知识女性的聪慧。

 那种眼神,是天生丽质,更是书海以及书香门第的熏陶,如同名茶,是生命本能带着清香的萌发,更是阳光雨露风霜的滋养。

 我和你,从师生关系的源头出发,在经年累月的关怀与惦记中终成良友;我和你,满载相知相惜的情愫,在知音的湖面上放舟,其实早已是闺蜜。人生如茶,在清淡的茶水中,慢慢地沉淀。人生的沉淀,都是无价的瑰宝。

    2007年春天,你引领我进入网易,为我建好冷荫博客,从此,你默默关注,不离不弃。

    近50万字的冷博,虽是我五年的心血和劳动的结晶,但没有你,便没有冷博,谈何50万字。冷博今天有勇气参与圈子的同题竞赛,虽与自身不懈的努力有关,更应该感恩你的引领和鼓励。

    举起你我的杯子,那茶水般清新的感恩之情,鞭策我认真读书写作,丰富我们共同的精神生活。我知道,你那深邃优雅的眼神,一直凝视着我跨出成功的每一步。 

 举起你我的杯子,茶亦醉人何必酒,高山流水遇知音。

 月阑珊,茶座人走茶凉,微觉露水沾身,夜已深。该回家的我们,恋恋不舍地告别。

 掐指一算,你离开我,又有一年半光阴。在我筹划着回家的日子里,心中升腾起淡淡的思念,如淡淡的茶水,淡淡地醉人。去苏州看望你,这个朦胧的心音,一定会变成我欢快的脚步。

 举起你我的杯子,品茶读人生,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······

 顺祝春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挚友LENG YIN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2年3月30日于北京

 

(同题原创)举起你我的杯子 - 冷荫 - 风清读书乐 月明笔生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水云坊茶座北侧,露天部分在南侧)
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5)| 评论(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